什么是高層?消防技術標準上對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有明確的界定:對于居住建筑,如居民住宅樓,其建筑層數在10層或10層以上就屬于高層建筑;除居住建筑以外的公共建筑,如果建筑高度超過24米就屬于高層建筑;不論是居住建筑還是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過100米就屬于超高層建筑。
4月21日上午11時10分許,大連星海廣場億達杰特高層住宅樓6層外墻保溫材料起火,現場濃煙滾滾。經消防部門全力撲救,至11時42分許,火被全部撲滅,暫未發(fā)現有人員傷亡。經現場初步調查及勘查,起火位置為2號樓6層,該樓共有34層。
雖然火已撲滅,也并無造成人員傷亡,但是高樓火災的危害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
高樓防火注意要點
什么是高層?消防技術標準上對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有明確的界定:對于居住建筑,如居民住宅樓,其建筑層數在10層或10層以上就屬于高層建筑;除居住建筑以外的公共建筑,如果建筑高度超過24米就屬于高層建筑;不論是居住建筑還是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過100米就屬于超高層建筑。
高層建筑建設要求
緊靠防火墻兩側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00m;當水平間距小于2.00m時,應設置固定乙級防火門、窗。
設在高層建筑內的自動滅火系統(tǒng)的設備室、通風、空調機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1.50h的樓板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隔開。屋項采用金屬承重結構時,其吊頂、望板、保溫材料等均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屋頂金屬承重構件應采用外包敷不燃燒材料或噴涂防火涂料等措施,或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變形縫構造基層應采用不燃燒材料。
電纜、可燃氣體管道和甲、乙、丙類液體管道,不應敷設在變形縫內。當其穿過變形縫時,應在穿過處加設不燃燒材料套管,并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將套管空隙填塞密實。排煙口應設在頂棚上或靠近頂棚的墻面上,且與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鄰邊緣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0m.設在頂棚上的排煙口,距可燃構件或可燃物的距離不應小于1.Om。排煙口平時應關閉,并應設置手動和自動開啟裝置。排煙管道必須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安裝在吊頂內的排煙管道,其隔熱層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制作,并應與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離。
高樓建筑是否嚴格按要求建設,建設材料是否達標都有待考察。在高樓發(fā)生火災中,通往陽臺的樓梯被稱為是“生命通道”,所以保持消防通道常是必須要求。根據《消防法》規(guī)定,高層平臺屬于消防平臺,承擔消防職能,可以當作直升機的停機坪,一旦高層發(fā)生火災,市民下不了樓,天臺是最佳的疏散、逃生地。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但是目前有很多高樓存在將消防通道作為雜物臨時堆放地,高層平臺上鎖等現象。
現在,部分省市為進一步探索和創(chuàng)新消防監(jiān)督管理方式,切實加強人員密集場所等火災高危領域監(jiān)管力度,實現對疏散通道的動態(tài)監(jiān)管,解決消防車通道被占用、消防控制室脫崗等突出問題,有效預防重特大火災尤其是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的發(fā)生,積極推廣消防安全“生命通道”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
消防設施不要當擺設
消防栓、滅火器等是高樓建筑的必備消防設施,然而有些建筑中,雖然這些設備都有,但是要使用起來卻都不能用,消防栓沒有水,滅火器長期沒有檢查過期,報警鈴處于失修狀態(tài)等一系列的問題讓原本應該發(fā)揮作用的消防設施成了擺設。
高樓逃生怎么做?
發(fā)現高層火災首先應當立刻報警,同時迅速組織家人和鄰居逃生,千萬不可為搶救財物而冒險進入火場。聽到外面有報警、有喧鬧聲的,也要先保持冷靜,弄清楚狀況,聽從指揮逃生,不可盲目亂跑、跳樓等。要利用消防通道逃生,千萬不可坐電梯。平時要對高層建筑的通道、疏散標志、指示有所了解。如果住的比較高,即便下面有安全氣墊也不可盲目跳樓,可以選擇往下面一些東西,提醒消防人員來救援。
如果火勢過大,無法通過消防通道逃生,正確做法是將室內的可燃物體清除干凈,大量放水,消除明火對門窗的威脅,然后緊閉與燃燒區(qū)相通的門窗,防止煙和有毒氣體的進入,等候火勢熄滅或消防部門的救援。如必須逃跑時要保持低姿爬行,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避免火災,平??梢宰鲆恍┓婪豆ぷ鳎鋫湟恍┨由ぞ?,包括:口哨、腰斧、防煙面罩、強光手電在內的“逃生4件套”,定期進行逃生演練,熟悉最佳的逃生路線,防患于未然。
免責聲明:本站所使用的字體和圖片文字等素材部分來源于互聯(lián)網共享平臺。如使用任何字體和圖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權所有方的,皆為無意。如您是字體廠商、圖片文字廠商等版權方,且不允許本站使用您的字體和圖片文字等素材,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核實后將立即刪除!任何版權方從未通知聯(lián)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賠償或上訴法院的,均視為新型網絡碰瓷及敲詐勒索,將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經濟賠償!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