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日本的區(qū)域城市正在以新的方式對待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利用數字技術提高功能性和宜居性。
據日本《日經亞洲評論》雜志網站9月6日報道,日本首屈一指的智慧城市正在福島縣的會津若松建設,這個地區(qū)以日本米酒和武士傳統著稱。在竹田綜合醫(yī)院,一名男性病人正在用他的智能手機支付賬單,該支付系統是對在電子支付中使用二維碼的試驗。開發(fā)該系統的TIS株式會社的小林計助說:“我們希望通過使用二維碼讓醫(yī)療變得更加便捷。不僅是支付醫(yī)院賬單,還包括稅收、交通和日常購物。”
TIS株式會社還希望通過提供在線預約掛號和送藥等服務,來減少人們在醫(yī)院里的時間。該公司還設想提供預防性醫(yī)療服務,例如遠程醫(yī)療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診斷。
在位于日本東北部城市會津若松的這個設施中,約有20家企業(yè)正在智慧城市領域展開合作。
其他企業(yè)也在會津若松努力工作,推動提升流動性、教育、能源、農業(yè)和制造業(yè)。僅有12萬人口的會津若松意外成為城市發(fā)展的領導者。這可以歸功于其獨特的發(fā)展模式,即居民可以選擇是否以個人信息換取智能服務。
會津若松正在努力向居民解釋選擇加入的好處,以此贏得居民的信任。為了增加透明度并向居民保證個人信息不會被濫用,數據管理將受到社會的監(jiān)督。
該市已有約20%的居民注冊了某種智能服務。預計到2020財年末,這個比例將升至30%。
中村說:“重要的是,我們要加深對智慧城市的理解?!碑斪月蔬_到50%時,該市將允許居民以捆綁方式選擇所有服務,而不是逐一選擇。當注冊率達到70%時,該系統將被認為已獲得居民的信任,并將默認共享個人數據。但居民仍可以選擇退出該系統。
通過將城市操作系統——智慧城市的基本軟件——標準化,收集和組織信息的數據基礎設施可以將多個城市連接起來。這就消除了每個城市從零開始建設基礎設施的必要性,使欠發(fā)達城市更容易向智慧城市轉型。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聯網,可以收集的數據也越來越多,由此可以提供更好和更有針對性的服務。
根據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數據公司的一項研究,2020年,全球在智慧城市技術上的支出將攀升至13萬億日元(約合1227億美元)。2023年,這個數字將增至20萬億日元。日本的開放戰(zhàn)略旨在使城市規(guī)劃更容易執(zhí)行國際標準。如果這種模式成為全球標準,日本的智慧城市服務將很容易被世界其他國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