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十三五”規(guī)劃,到2020年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新增3.44萬噸/天,對應投資額為183.5億元,而餐廚垃圾后端產(chǎn)生的沼氣發(fā)電、生物質柴油等各類產(chǎn)品帶來的增量年收入有望達110億元。垃圾分類新政帶來環(huán)衛(wèi)設備邊際增量,廚余處理市場廣闊。按廚余垃圾占生活垃圾56%估算,全國推廣后有望新增約3800億的投資市場空間。
按照計劃,到2020年底含廣州、深圳在內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tǒng)。2019年,46個重點城市投入213億元繼續(xù)用于加快推進處理設施建設,以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需求。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全城要推進全程分類體系建設,個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