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稱短片存在根本性錯誤
這個視頻是由“兩棵胡蘿卜”為形象的團隊制作的,發(fā)布在一家網(wǎng)絡視頻平臺,上周開始,眾多粉絲量極大的微信公眾號紛紛轉發(fā)這個視頻,甚至部分媒體微信公眾號也轉發(fā)此視頻。這個動畫視頻讓很多網(wǎng)友看了以后大呼過癮,以為看到了電子眼闖紅燈抓拍的真相,只要按照視頻所說,以后便可以巧妙闖紅燈,而隨心所欲防止被抓拍。
“FLASH動畫視頻制作得貌似很專業(yè),很多車主會被一系列專業(yè)名詞晃了眼。”濟南天橋交警大隊信息技術中隊民警楊春梅說,她幾天前看完視頻后當即判斷,這視頻是外行人做的。
楊春梅所在的信息技術中隊,是專門負責路面多功能電子警察管理的中隊,所有電子眼抓拍的圖片和數(shù)據(jù),都要經過信息技術中隊審核處理,然后才生成交通違法記錄,載入到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平臺里。楊春梅表示,這個視頻存在一個根本性錯誤,并有諸多漏洞。如果車主真信了且奉為瑰寶,那么距離駕駛證注銷的日子就不遠了。
地磁感應線圈技術早已淘汰
根據(jù)短片講述的內容,抓拍闖紅燈交通違法行為,靠的是馬路上各條行車道下埋設的地磁感應線圈,該線圈連接電子抓拍設備攝像頭。為防止設備誤拍,在紅燈亮起后3秒,電子抓拍設備才開始啟動抓拍。紅燈即將結束時,設備會提前2秒關閉抓拍系統(tǒng)。這個原理告訴網(wǎng)友的是,在紅燈亮起之后3秒之內闖紅燈,不會被抓拍記錄。紅燈即將結束前的2秒鐘內,搶紅燈駛入路口也沒事。
楊春梅說,她仔細看了這個短片,并與濟南交警支隊專門從事抓拍技術研發(fā)的同事進行了充分討論分析,認為視頻存在根本性錯誤。視頻內容將早已淘汰了多年的地磁感應線圈技術作為分析對象,并基于該設備進行工作原理的分析,從而告訴網(wǎng)友闖紅燈抓拍的技術知識。
而現(xiàn)實情況是,地磁感應線圈技術應用于上世紀90年代以前,被淘汰已經20多年了。此后,闖紅燈抓拍的技術手段,便被視頻分析技術替代,一直沿用至今,且經過了2次技術升級。
所謂視頻分析技術,就是使用計算機圖像視覺分析技術,通過將場景中背景和目標分離,進而分析并追蹤在攝像機場景內的目標。該技術不再需要地磁感應線圈作輔助,而是直接使用前端攝像頭、中控機,利用光纜實時傳輸數(shù)據(jù)。由于技術設備有了天壤之別,抓拍原理也有了質的區(qū)別。
闖紅燈抓拍不會延遲3秒鐘
“延遲3秒進行抓拍的說法是錯誤的。自從地磁感應線圈技術被淘汰后,闖紅燈抓拍都是實時的,不存在延遲開啟和提前關閉的問題。”楊春梅告訴記者,替代地磁感應線圈技術后,第一代視頻分析技術應用于闖紅燈抓拍時,電子警察是單一功能的,設在路口處,僅僅針對闖紅燈違法行為進行分析。單一功能的 “闖紅燈抓拍設備”沿用了十多年,2012年后,濟南開始大規(guī)模推廣普及多功能電子警察。
多功能電警一般安裝在路口前十幾米處,由攝像機、中控機、光纜、電纜四部分構成,攝像機為5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多功能電警不僅對所有經過電警下路口的車輛實現(xiàn)高清視頻錄像,同時會自動拍照,通過中控機實時存入后臺服務器。
在抓拍闖紅燈時,多功能電警具體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第一步,對進入路口的所有車輛自動拍照、提取車輛信息后自動保存;第二步,一旦前方路口變換為紅燈,中控機將瞬時自動識別信號燈狀態(tài),如果監(jiān)控范圍內有車輛往前駛過停止線,中控機會發(fā)出指令,將該車輛圖片進行拍照后提取車輛信息自動存儲;第三步,該車輛繼續(xù)往前行駛,駛過路口中心線之后,第三張照片便會自動存儲。
這3張全景照片構成闖紅燈的完整證據(jù)鏈條。另外,系統(tǒng)還會從第一張照片里自動提取車牌信息,以車牌特寫圖片存入后臺服務器。如此一來,闖紅燈的交通違法證據(jù)便是4張照片。
此外,抓拍系統(tǒng)也不會在紅燈結束前,提前2秒鐘關閉抓拍,而是實時配套的工作狀態(tài)。
還有哪些說法有錯誤
第一,“避免被抓拍,走最右側車道”。怎樣才能躲避闖紅燈抓拍? 短片以及后來一些轉發(fā)的微信公眾號給出了三招:首先最安全的是不違法;其次是注意路況,前方看見橫桿上架相機,一定要謹慎駕駛;另外還有不推薦的方式,就是走最右側的車道。交警明確表示,車主走最右側車道闖紅燈,同樣會被抓拍,因為多功能電警對車道全覆蓋,不存在哪個車道拍不到的問題。
第二,“一周內查不到記錄,就沒錄進去。”短片稱,要定期到交警官網(wǎng)查詢,如果一周內沒有通知,就是被抓拍的信息沒被受理。這個說法也是錯誤的,關于交通違法信息查詢,法律規(guī)定在10個工作日內審核完畢錄入系統(tǒng)。這就意味著,加上2個周末在內,從交通違法產生到錄入到公安交管平臺,14天內錄入都是有效的。
第三,“車牌上的小圓點是用稀土金屬鑲上去的。”短片稱,這個小圓點的作用是電子眼對焦。其實這個說法,2011年濟南交警曾經做過澄清,電子警察的攝像頭對焦, 不論是地磁感應線圈時代,還是視頻分析技術時代,從來都不靠小圓點對焦。“稀土多貴啊?一副車牌才100元,一看就不符合常理。”槐蔭交警大隊車管所所長王向東表示,車牌上的小圓點并不神秘,就是普通的字母之間的間隔符。
第四,“第三張抓拍照是你過對面路口的警戒線。”短片稱,電警會抓拍3張照片,第3張是車輛通過對面路口警戒線時的狀態(tài)。交警指出,路面標線并沒有 “警戒線”一說,而是“停止線”。而且,闖紅燈的第三張證據(jù)照片,并非以停止線作參照物,而是以路口中央的十字虛擬線為準,一旦駛過中央十字虛擬線,便會被自動抓拍存入系統(tǒng)。
第五,“闖紅燈記錄產生后扣6分罰款100元。”短片稱 電警抓拍到闖紅燈違法記錄后,會面臨扣6分罰款100元的處罰。其實, 山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對于闖紅燈違法的處理標準十分明確:扣6分罰款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