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所謂的“技術盲”,一般消費者們使用3D打印不僅可以在六個月內把成本賺回來,而且還能在五年內獲得近1,000%的投資回報
一項研究顯示,3D打印技術在家庭應用中,或許可協助一般消費者大幅節(jié)約成本。密歇根理工大學(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副教授Joshua Pearce最近進行了一項研究,旨在厘清3D打印在家庭中的實用性和成本效益。
Pearce發(fā)現,即使是所謂的“技術盲”,一般消費者們不僅可以在六個月內把成本賺回來,而且還能在五年內獲得近1,000%的投資回報。他估計,僅僅是研究中隨機進行的26個打印項目,就很可能通過在家中使用3D打印機節(jié)省超過400萬美元的花費,因為網絡上有數以百萬計免費3D打印設計可供使用。
為求精確,Pearce要求一位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研究生Emily Petersen使用一個全新的3D打印機來做試驗。
Petersen從未使用過3D打印機,過去她以為這種設備僅限于工業(yè)用途。她使用的3D打印機型號是Lulzbot Mini,這款低價的機器可以做高高分辨率打印,并支持各種操作系統和開源軟件和硬件,這也意味著所有源代碼都能修改。
Petersen大約花費半小時調試Lulzbot Mini,然后使用一個名為Yeggi的3D設計文檔搜尋引擎并建立了26個日常用品的打印項目。“你只要搜索、選擇再點擊打印就好,操作就像普通的電腦和打印機一樣。”
在完成3D打印后,Petersen與Pearce開始做經濟分析。通過這26個打印項目,研究人員模擬一般家庭使用3D打印半年以上時間后,他們假設這些家庭可能會每周都打印一個“自制”的物品。
Petersen打印的都是相當日常的家用品,如刀柄、滑雪板夾和淋浴噴頭。她和Pearce會監(jiān)控每個項目的能耗、打印時間和使用的材料,再確定其成本,然后為每一個打印項目做分析。
從GoPro相機的支架到Dremel工具,Pearce和Petersen都進行了高成本和低成本的比較。以打印一個手機殼為例,他們會將打印的總成本與高階手機殼和最便宜的手機殼做比較。
結果顯示,低成本的手機殼若采用打印可節(jié)省93%成本;而高價的手機殼則平均可節(jié)省98.65%。
“以低成本項目做預估,打印機可以在三年內回收所有的相關印刷成本,包括塑料和耗電方面,并提供25%的投資回報率。五年后則超過100%,”Pearce說。而以高成本項目估算,打印機成本可以在六個月內打平,五年后不僅可回收所有相關的印刷成本,還可節(jié)省超過12,000美元的開支。”
Pearce表示,五年生命周期對打印機來說是合理的,主要是因為lulzbot Mini是開放源,所有文件升級和修復都是免費的。這次實驗并未打印任何復雜的科學相關設備,僅針對家用及消費商品。
Petersen則認為,這次試驗的26種打印項目證實了3D打印技術相當貼近普通美國消費者的需求。
在3D打印始終局限在工業(yè)或醫(yī)療等高階用途,看似無法滲透到企業(yè)甚至一般消費應用之際,Pearce的試驗揭示了3D打印技術在家庭可能開啟全新的應用。
本文由a&s智慧城市獨家編譯,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本站所使用的字體和圖片文字等素材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共享平臺。如使用任何字體和圖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權所有方的,皆為無意。如您是字體廠商、圖片文字廠商等版權方,且不允許本站使用您的字體和圖片文字等素材,請聯系我們,本站核實后將立即刪除!任何版權方從未通知聯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賠償或上訴法院的,均視為新型網絡碰瓷及敲詐勒索,將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經濟賠償!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