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對COCO智能插線板早已不陌生,在COCO智能插線板E10出生不久就各種把玩,而E11相比E10,則少一個插座,多了兩個USB接口,看似乎只是多了兩個USB接口,但結(jié)構(gòu)將改變很多。如果說之前的COCO E10智能插線板只是單一的延長和控制線路,那么現(xiàn)在的E11智能插線板就是針對年輕人日常使用的環(huán)境,增加2個5V的USB插座,簡單點說,就是把兩個USB電源插座加裝在COCO E10智能插線板中。
使用測評
在包裝上,COCO E11智能插線板相比E10基本一模一樣,顯得中規(guī)中矩,或許是E10在市場的反響度良好,以至于在E11在包裝上沒有太多的亮點。但E11在使用中明顯偏向于年輕人:兩個USB接口,主要用于電子產(chǎn)品供電、充電等作用。而插座則減少為三個,但體型并未改變。
在USB充電中,單個USB接口輸出上線為5V/2A,如果同時使用兩個USB接口,單個輸出則會變?yōu)?V/1A,所以對于部分要求高電流的設(shè)備(IPAD原裝輸入電流為2.1A)得做好充電慢的思想準(zhǔn)備。
而在軟件使用中,E11和E10的鏈接過程一致,但軟件界面似乎并沒有像產(chǎn)品一樣做到極致。
在界面中,我們可以對每一個排插進行名字編寫,但可以發(fā)現(xiàn),在控制界面中,一個界面只能看到4個設(shè)備 ,在場景中使用大量設(shè)備時,將很難尋找到自己想要控制的設(shè)備,如果可以對設(shè)備進行一定的分類歸納,是否會好很多?
暴力拆解E11
對于外表相似度很高的產(chǎn)品,一般從兩個方面做比較:硬件功能和內(nèi)部構(gòu)造。在硬件上,E11相比E10少了一個插座位,但多了兩個USB接口。而在內(nèi)部構(gòu)件中,相差就比較大了。
在拆解過程中,和E10一樣,中間的螺絲必須把外殼破壞才能拆下。
打開外殼,內(nèi)部構(gòu)造中,PCB板占了近一半的空間,而E10只占用了1/4的空間,不難想象,加USB接口,不僅僅是成本的提升,同時在技術(shù)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在E10上使用的保護門依舊沒有改變,而且導(dǎo)電金屬依舊是一體式錫磷銅芯,這些并沒有太多改變。
在這里有一個小細節(jié):電源線上均套上了一層保護套,這層保護套主要是防止電源線與PCB版的金屬相接觸。這種做法在其他同價位的電源插板線中很難看到,在此,不得不為歐瑞博的貼心設(shè)計點一個贊。
但在拿取PCB板的過程中,并沒有像E10那樣固定在保護殼上,E11的PCB板可以輕易的取出并查看上面的零配件。
COCO E11智能插線板內(nèi)的PCB板背面和Wifi模塊。
總結(jié):
COCO E11智能插線板在京東售價79元,在看“顏值”的時代里,79元可以買到很多款功能相同的智能插線板,但在外形上,COCO E11智能插線板足以甩其他智能插線板幾條街。同時,COCO E11智能插線板在追求簡約、時尚的同時,并沒有降低安全性能,相比其他智能插線板而言,COCO E11智能插線板的安全系數(shù)反而更高。在做工方面,不管是E10還是E11,都可以感覺到產(chǎn)品的做工已經(jīng)達到極致,
當(dāng)然,拋開安全和顏值,COCO E11智能插線板還是存在以下問題:
1、電源線太短,只適合一般部分場景使用;
2、沒有單一插口開關(guān);
3、插口座太少(只有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