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支付寶聯合三星宣布,支付寶錢包和三星GALAXY S5一起推出指紋支付服務。即日起,使用三星S5和支付寶錢包的用戶在進行網絡購物和相關消費時,只要用手指在指紋傳感器上輕輕一按,就能實現在線支付。
那么,馬云的這個新動作會給行業(yè)帶來哪些可能的變數呢?
微信會跟進指紋支付嗎
支付寶此次推出的指紋支付,從設置和使用來看,用戶體驗還是相當簡單方便的:第一步,在三星GALAXY S5手機的設置中錄入指紋;第二步,打開支付寶錢包,在手機密碼欄中開啟支付密碼,確認用戶協議;第三步,進行短信校驗,然后與手機設置中已錄入的指紋進行比對;第四步,比對通過后,輸入支付密碼校驗確認無誤,就OK了!
指紋支付開通完成后,今后用戶在支付寶錢包內進行購物和轉賬時,將不再需要輸入數字密碼,取而代之的是用手指在位于HOME鍵位置的指紋傳感器上“刷指紋”,即可完成支付。
不過,支付寶這次推出的指紋支付還只是個初級版本,目前僅支持小額且免密碼的消費場景。當然,這對于一個可能充滿風險的新技術應用而言,謹慎的小范圍嘗試絕對是一個正確的策略。
而早在今年三四月份的時候,就曾傳出,微信將在下一個版本中推出名為“指付通”的指紋支付功能,進而優(yōu)化和強化微信支付的功能和市場地位。不過,直到目前為止,微信尚未推出該項服務。
以目前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家在移動支付領域針尖對麥芒的競爭架勢看,既然支付寶錢包已經率先推出了指紋支付,那么大家完全有理由期待和相信,基于微信支付的指紋支付功能也有望很快推出。
而一旦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大互聯網巨頭都積極推出指紋支付業(yè)務,以他們兩家在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支付領域占據絕大多數份額的江湖地位和數億量級的龐大用戶群,指紋支付快速風行也不是沒有可能。
指紋識別會成為智能手機標配嗎
支付寶錢包這一次推出的指紋支付業(yè)務僅僅只跟三星的GALAXY S5手機合作,下一步是否會開放給更多支持指紋識別功能的其他品牌智能手機還不得而知。不過,從業(yè)務拓展的角度看,支付寶錢包的指紋支付業(yè)務支持更多機型肯定是必然的。
要提供指紋支付服務,前提是手機得支持指紋識別。從目前手機市場情況看,支持指紋識別的手機機型在整個智能手機機型中,所占的比例還比較低。這主要跟指紋識別目前對于用戶而言,真正剛性和有用的需求場景還并不多?,F有少數幾款支持指紋識別的手機,基本上都是一個功能,就是指紋解鎖。
目前支持指紋識別的手機,除了三星GALAXY S5之外,還包括大名鼎鼎的蘋果iPhone 5S,以及HTC One max、VivoXplay3S、金立天鑒T1等等,而絕大多數的智能手機目前并不支持指紋識別。
不過,這種現狀可能被快速打破。
一方面,隨著移動支付的應用越來越寬泛,包括網購、打車、充值、理財、手機支付、發(fā)紅包等應用場景越來越多,消費群體也急劇膨脹,客觀上對指紋識別和指紋支付產生了剛性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蘋果和三星這兩大手機行業(yè)領軍企業(yè)在力推指紋識別技術,尤其是三星,此前還跟PayPal合作推出了指紋支付,兩大巨頭的態(tài)度和行動必然會推動全行業(yè)快速跟風。
由此可見,假以時日,指紋識別未來會像攝像頭一樣,成為智能手機的標準配置之一。而有了更多機型對指紋識別的支持,加上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的推波助瀾,指紋支付必然會快速流行。
指紋支付會被手機用戶接受嗎
實際上,支付寶錢包推指紋支付,主要還不是因為指紋識別比輸入數字密碼速度快、效率高,而是考慮兩點:一個是數字時代,網民要記憶的賬號和密碼太多了,另一個更重要的是基于安全考慮。
如果說,互聯網時代帶給網民為數不多的有什么不爽的地方的話,可能要記住各式各樣的賬號密碼就是其中一條了。尤其對于數字盲而言,背誦賬號密碼簡直就是痛苦的噩夢!
據一些公開的數據統(tǒng)計,互聯網用戶平均每個人有26個賬號、6.5個密碼,每天需要用密碼登錄8次。不僅如此,出于安全原因考慮,大多數網站包括企業(yè)內部應用,都會定期要求用戶更改更新密碼(比如3個月周期),由于不能與使用過的密碼重復,這客觀上又進一步導致互聯網用戶需要記憶更多的密碼。
而且,數字密碼(包括字母和數字組合)已經被廣泛使用了近50年,早已經被各種黑客、病毒等盯上,安全性上已經很難充分保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讓所有賬號統(tǒng)一使用一個密碼或身份識別方式,同時又能充分保證賬號安全,顯然是互聯網用戶所歡迎的。由于指紋天然具有唯一性、隨身性、終身不變性等特性,因此非常適合作為身份識別方式來使用。
不過,對于指紋支付是否真的安全可靠,以及指紋涉及人身特性也即隱私問題,互聯網用戶能否快速廣泛接受指紋支付依然存疑。
據公安部相關部門統(tǒng)計,約有3%-5%的人群存在指紋無法識別的問題,這部分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小孩、長期從事體力勞動者、指紋有殘缺者,等等。另外,在手指受傷破損、環(huán)境空氣過分濕潤等一些特殊情況下,正常人可能也會出現識別失敗的情況。如何確保指紋識別100%可用,是接下來指紋支付服務需要解決的問題。
更關鍵的是,如何保障帶有私人人身屬性和隱私信息的指紋不被濫用、惡意使用、冒用等,可能是廣大消費者最為關切的問題。畢竟,在中國的文化乃至法律中,摁指紋就是許可、同意、授權的憑證。一旦指紋泄露被非法使用(比如冒充你的身份貸款或者抵押房子),后果不堪設想!
當然,支付寶等也不會沒有想到這些。據支付寶技術資深總監(jiān)曹愷說,支付寶的指紋支付不僅會對指紋進行識別,還會識別真皮層,橡膠指紋或無生命體征的手指是無法通過驗證的。另外,支付寶強調,用戶錄入的指紋數據都會加密存儲在本地設備(即你自己的手機)中的安全區(qū)域,不會上傳至服務器或云端,任何人都無法獲取到用戶的指紋數據。不知道這些措施,能否打消消費者們的顧慮。
不過,這些都只是技術問題。就像10年前大家擔心網購支付安全而今天根本就不是個事兒一樣,從長遠看,安全和隱私問題都無法阻礙指紋支付快速推廣的腳步。告別數字密碼時代,進入生物識別時代,或許,一個牛逼閃閃的指紋支付時代就要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