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知識網】監(jiān)控設備數字化,改變了產品選擇模式,工程商無法再局限使用熟悉品牌。因此,設備的選擇都一一牽動著工程效果。以下便一一介紹這些概念如何影響設備的采購,甚至進而影響工程執(zhí)行。
成本
選購產品時,成本當然是首要考慮。不管工程案件大小(除了局部因通用市場獨占材料之外),系統(tǒng)工程商首先考慮調整的就是管線材料,其次才是備與附加次要設備部分的成本。
管線材料包含五金另料(五金零雜項材料在內,其成本金額往往也是工程商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因為管線材料項目包含較為廣泛,需求也比較難以量化,所以在任何工程案例中,管線材料這部分金額通常只能概估。
業(yè)主或設計者為求預算能夠編列充足,通常都會將此部分金額及數量以20%~40%的高估量去編列,而規(guī)劃或投標工程廠商都會再加上30%~50%數量或金額去做規(guī)劃或投標預算。
相對于其它主要及次要設備器材部分的成本,管線材料會是第一個被工程商所考慮調整的結構成本。
調整完管線材料成本后,對于整體投標或承攬成本若仍有誤差時,工程商就會逐項去檢視器材設備是否有成本變動空間,但通常這種可能性是很低。因為除非變動材料及設備后仍影響利潤空間,不然,在講求工程獲利以及后續(xù)設備追加的議價空間,工程商通常是不會輕易去調整設備單價金額,更不會輕易去犧牲此部分的利益。
如果成本已無退路空間時,工程商就會開始嘗試各種可能降低成本的手段。正當行為是在合法范圍內變通,只調整材料等級及工法;劣質行為則是出現“偷工減料”的情況、未依圖樣施作管線路徑,或是采購副牌材料、產品并偽造出廠證明與檢驗報告,甚至編造各種理由變更設計等。
這些惡質工程文化的出現,往往都是因為在投標之初,未依正常方式評估設備成本,就貿然投標承攬工程,這也是設備采購影響工程最明顯的結果。時至今日,仍有廠商以此方式到處承攬工程,因此,“黑心”工程時有所聞也就不足為奇了。
客戶接受度
此外,客戶接受度則是設備采購會影響工程的第二個因素。
其實公共工程沒有所謂“客戶接受度”的問題,無論業(yè)主是委外設計或自行采購監(jiān)造,對于產品采購及發(fā)包,往往都已經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要求標準,及先入為主的概念。尤其是特定或大型規(guī)模的公共工程,除非在相同規(guī)格、等級的產品材料使用發(fā)生爭議時,或設備材料送審過程突然停產需替換的情形發(fā)生時,出現“產品接受度”的說法。
但接受度會影響公共工程嗎?當然!當產品停產或同等級認定發(fā)生爭議時,若業(yè)主一味要求采用更高等級的產品,相信工程商也不會欣然同意。畢竟做生意仍要將本求利,除非接受客戶要求能為日后的采購案增加更大利潤,例如讓高級品牌規(guī)格成為大多數采用事實,或有利于追加后續(xù)保障,才有商量余地。
但如果工程商忽視業(yè)主對設備接受度的表達時,那么有可能讓業(yè)主留下不良印象,影響日后工程承接的機會。
所以若非真的超出承受范圍,一般來說工程商多半選擇自行吸收成本,依業(yè)主需求去采購接受度較高的產品,也較利于工程順利往下發(fā)展及結案。以筆者多年工程經驗,若工程商對于設備接受度問題處理得當,對工程繼續(xù)執(zhí)行通常會帶來正面效益。
[nextpage] 系統(tǒng)SI慣用配合品牌
以上兩種設備采購角度對工程的影響,都來自于成本及業(yè)主喜好方面,但其中,系統(tǒng)整合商(SI)慣用的配合品牌也是關鍵。
有些不夠務實的工程商從SI手中取得下包工程,經過幾次與業(yè)主及監(jiān)造自行協(xié)調的機會后,便自以為從此可以忽略SI,直接與對方進行交涉,但這樣的情形在設備采購認可上,其實是最大的忌諱。這種不尊重SI產品使用習慣的行為,反而會為自己帶來選擇材料及產品設備的痛苦。最常見的情況是,工程商因為不了解SI習性,而自作主張采購不被認同采用的材料,最后落得自行吸收成本的下場。
所以,千萬不要忽略這個看似微小的細節(jié),雖然只是一個設備選擇的習慣問題,但卻可能成為你能否準時進場施工的關鍵。
供貨商技術支持及掌握度
了解上述三項產品選擇影響工程的因素之后,即進入到最實際、也是工程商可以“當家做主”的因素——設備供應廠商的技術支持及掌握度。
其實工程商在承包工程時,心中便已一邊盤算使用各家廠牌設備的優(yōu)與劣何在。
若全然以成本或客戶喜好度為由處理,絕對不是個明智之舉,工程商也應該針對設備供貨商的技術支持力及技術掌握度了解清楚。
當設備采購完成,進入安裝與測試階段時,常會看見設備供貨商的技術工程師不斷往來于工地與公司之間,搬出很多器材處理產品問題,甚至最后連該公司負責人都到工地現場向工程商道歉。
如果你選擇的是對產品特性與技術掌握度如此不良的設備供貨商,再加上自己本身無能力去判斷處理,那么,這就是導致工程延宕與維修不斷的惡夢開始。
[nextpage] 設備品牌質量及施作難易度
能夠鑒別技術支持及產品掌握的能力之后,工程商仍要注意設備質量的控制及展現。
別以為設備供貨商拍胸脯保證會更換新品,就是“賺到了”!但其實,這可能代表質量不好,如果三天兩頭就要更換新品,也會使業(yè)主或監(jiān)造對質量產生疑慮,這些情形都是不利于工程后續(xù)驗收和測試的。
還有,設備施工的難易度也必須注意。有兩種可能會讓設備安裝難度變高,一是因為產品具有防偽設計,另外就是研發(fā)人員不了解客戶端的真正需求,設計不夠友善。
如果設備施工難度太高,便容易導致工程延滯,也會使工程師排斥甚至是不確實安裝,倘若等到發(fā)生這樣的問題,業(yè)主投訴,必須再進行“二次施工”,那是絕對劃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