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技術】
商湯科技單目攝像頭動作估計解決方案首秀
5月9日,商湯科技在第八屆GPU技術大會上首次展示的SensePose單目攝像頭動作估計解決方案,SensePose區(qū)別于以往的雙目攝像頭、帶紅外線攝像頭、關節(jié)處佩戴傳感器等傳統(tǒng)的動作捕捉解決方案,通過單目攝像頭即實現(xiàn)了動作估計,大大降低了動作捕捉設備的制造成本??沙浞掷肎PU性能,精確地將關鍵點定位在10個像素以內的人體關節(jié),從而在視頻中實時、準確地識別人體姿態(tài),定位手、肩、腳、腰等十幾個關鍵點位置。
英特爾推出Movidius?神經計算棒
7月20日, 英特爾推出了Movidius?神經計算棒,這是世界上首個基于USB模式的深度學習推理工具和獨立的人工智能(AI)加速器。MovidiusTM神經計算棒內置的Myriad 2 VPU提供了強大且高效的性能,可以在1瓦的功率下提供超過每秒1000億次浮點運算的性能,以便在設備上直接運行實時深度神經網絡(DNN)。
俄羅斯研發(fā)出“反面部識別算法”
俄羅斯科技巨頭Yandex的技術總監(jiān)Grigory Bakunov公開表示自己已經在網絡上和其他幾個黑客一起,開發(fā)出了一種“反面部識別算法”??梢苑乐姑娌孔R別軟件成功識別一個人。他的服務提供特殊的化妝,以躲避人們的人工智能。
中科院“步態(tài)識別”技術 不看臉50米內完成識別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的專家介紹了一種新興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步態(tài)識別:只看走路的姿態(tài),50米內,眨兩下眼睛的時間,攝像頭就準確辨識出特定對象。自動化所副研究員黃永禎介紹,虹膜識別通常需要目標在30厘米以內,人臉識別需在5米以內,而步態(tài)識別在超高清攝像頭下,識別距離可達50米,識別速度在200毫秒以內。
谷歌人工智能技術可將模糊照片變清晰
據(jù)國外科技類網站arstechnica2月7日報道,現(xiàn)在谷歌又開發(fā)出了新的軟件,能夠依靠人工智能學習技術將模糊照片變的清晰,軟件能夠從原圖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像素,將原本只有8*8像素大小的圖片還原出令人驚嘆的細節(jié)。通過“條件作用網絡”及“優(yōu)先網絡”兩個神經網絡的共同作用為模糊的凸顯添加更多細節(jié),從而使圖片看上去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