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攝像機對于保安管理人員來說,有時要區(qū)分各種攝像機之間的差異會有點難度。事實上,多數攝像機的工作方式都大致雷同,只是存在一些微小的技術上的差別,正是這些差別使它們成為某些場合下的最佳選擇,也有很多專門為某些特殊用途和應用而設計的攝像機。
彩色或黑白
如今,技術的發(fā)展使攝像機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上到家庭使用的便攜式攝像機,下至大公司使用的專業(yè)攝像系統(tǒng),攝像機的身影無處不在。盡管消費產品已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然而保安業(yè)的發(fā)展卻稍微有點緩慢。你一定不會考慮購買便攜式黑白攝像機或寬屏幕電視機,但黑白攝像機和監(jiān)視器仍然還是商用CCTV(閉路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業(yè)使用的主要設備。
在開始比較之前,弄清如何使用術語中的“單色”和“黑白”尤為重要。多數人都混淆使用單色和黑白這兩個術語,但從技術上講,它們完全不是一回事。黑白圖片是單色的,但單色圖片并不總是限定為黑白的。單色圖像可以顯示出照度或具有不同色調的亮度差異,但只有一個顏色層或色度。單色圖像可以顯示灰色和黑色的不同色調,或者源自不同的顏色層,例如顯示出綠色的各種色調,大多數人在夜視拍攝的偵察和軍事應用的錄像中可看到這種情況。
黑白系統(tǒng)之所以在數量上勝過彩色系統(tǒng)首要的因素是設備的價格問題,直到現(xiàn)在,黑白和彩色系統(tǒng)之間的價格差異仍然很大。一直以來黑白系統(tǒng)的價格比彩色的都要低很多,但隨著新技術的進步以及更加普遍的使用,兩者的價格都在急劇下降,彩色和單色系統(tǒng)的價差明顯縮小。
安裝了新系統(tǒng)后,黑白系統(tǒng)仍然價格偏低,但是彩色系統(tǒng)的附加值應遠遠超過在安裝初期所節(jié)省的那筆小小開支。因為不管系統(tǒng)類型如何,勞動力、電纜、云臺以及變焦控制(PTZ)、錄像機以及鏡頭的成本價都是一樣的,而只有攝像機、監(jiān)視器以及畫面處理器將會增加彩色系統(tǒng)的成本。
頑固分子們可能仍然堅持認為黑白攝像機的圖像更清晰,實際上,通常黑白攝像機和監(jiān)視器的圖像的分辨率比彩色設備的要高,但是由于它們之間的差異太小,無法用肉眼加以分辨。多數的彩色攝像機至少有330線的分辨率,而高分辨率的攝像機的分辨率可以達到570線或570線以上。另一方面,對黑白攝像機來說,其分辨率介于標準攝像機的370線與高分辨率攝像機的570線或570線以上的范圍之間。盡管低端黑白攝像機的分辨率比低端彩色攝像機的要高,但實際上高分辨率的彩色和單色攝像機的分辨率之間不存在差異。
圖面的質量只取決于系統(tǒng)的最低分辨率,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系統(tǒng)采用長延時錄像機。一般說來,長延時錄像機的分辨率介于280線與400線之間,這也就意味著在磁帶回放時將無法看到攝像機中超出了這個范圍的被觀察目標。顯而易見,這使得錄像機對一般的圖像分辨率都可以勝任,而且,也可以采用高分辨率錄像機以及數字式錄像機來最大程度化提高分辨率攝像機的效果。
每個系統(tǒng)都有其自身的優(yōu)點以及最佳用途,但是在許多情況下,彩色系統(tǒng)還是最佳選擇。在需要攝像系統(tǒng)的多數情況下,比如在上例中,黑白系統(tǒng)就不如彩色系統(tǒng)的優(yōu)勢那么明顯。事實證明,黑白系統(tǒng)可以顯示一個人將物品遞給工作人員,但是彩色系統(tǒng)卻可以顯示那件物品不是鈔票而是一張紙。
了解攝像機類型
提到安裝攝像系統(tǒng),通常大家會認為這很簡單,畢竟這只不過是要數數所需的攝像機數目,決定監(jiān)視器的尺寸,添加畫面處理器以及錄像機而已,但果真如此嗎?正是由于這種對設計不予以重視的態(tài)度經常導致系統(tǒng)的安裝人員大為不滿。
保安管理人員在選擇所要安裝的攝像機時,通常他們的考慮為黑白或彩色、成本、實用性以及美學效果。有些管理人員可能還知道許多例如分辨率或鏡頭大小等其它標準,但一般說來,攝像機的技術指標實在令人搞不清楚,在做出決策時也就難以面面俱到。
基本上可以將攝像機劃分為七種不同類型,其中每種都有黑白或彩色的可供選擇。對于每種攝像機類型,都有標準分辨率黑白、高分辨率黑白、標準分辨率彩色以及高分辨率彩色攝像機可供選擇。
單板型攝像機
單板型攝像機是一種小型攝像機,由直接安裝在電路板或小型板組上的鏡頭組成,通常使用扎線束和微型連接器件或細小電線組將電源和視頻電纜與這種類型的攝像機進行相互連接。
為保護電路板,可以將板型攝像機隱藏在小的機殼中,通常鏡頭是固定的并且不可以互換??晒┻x擇的鏡頭尺寸范圍很廣,但多數的攝像機配備的還是3.6mm鏡頭或針孔式鏡頭。
通常將單板型攝像機當作隱蔽式攝像機使用,或使用在尺寸大小和能見度因素的區(qū)域。這種類型的攝像機工作時需要9至12伏的直流電,而且功率消耗一般都很低,正是由于它的這種特性,使之成為臨時和短期使用的理想攝像機,可以與無線發(fā)射機共同使用。攝像機和發(fā)射機的電源可以由電池供應,而電池容量則決定于所需發(fā)送的視頻的時間長度。
子彈型攝像機
子彈型攝像機采用了與單板型攝像機相類似的技術,只是配置不同而已。它們也通稱為口紅攝像機,因為這類小型圓柱形的攝像機外套著金屬罩。這類可供選擇的攝像機有彩色的、黑白的,標準的或高分辨率的,還有各式各樣的鏡頭可供選擇。大多數的子彈型攝像機都配備了3.6mm廣角鏡頭,但是可以訂購不同規(guī)格的鏡頭,其中最大的尺寸可以達到12mm。
在預算和美觀效果為首要考慮問題的情況下,安裝子彈型攝像機是最為理想的解決方案。與傳統(tǒng)攝像機和鏡頭相比,它一般價格較低,可以成為許多固定攝像機的首要選擇,而且費用可以承擔的起。
半球型攝像機
半球型攝像機實際上屬于偽裝性攝像機類型,其中含蓋了幾種不同類型。為了對半球型攝像機品種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好還是將它們分為兩種獨立的類型來區(qū)分。
固定式半球型攝像機\
顧名思義,固定式半球型攝像機就是半球型罩內的攝像機固定在一個特定監(jiān)視角度,并保持在該位置上,系統(tǒng)操作員無法通過任何方式(手動調試除外)改變該攝像機的視野,但可以通過手動的方法將半球型罩內的攝像機和鏡頭調節(jié)到理想的角度,并加以固定。
對于半球型攝像機來說,制造商們越來越傾向于將它們做的小巧,許多固定式半球型攝像機只是在一個非常小的半球型外塑料罩內安裝一個單板型攝像機而已。這種攝像機具有單板型攝像機所有功能,包括低功率消耗以及多樣選擇在內的優(yōu)點,然而它們卻可能缺乏價格昂貴的攝像機的一些特性,例如背景光補償等的特性。
安裝于室外的半球型攝像機不僅防水而且裝備齊全,不僅有加熱器還有風冷電扇。圓型罩內的攝像機可以是彩色的、黑白的,或者甚至可以晝夜轉換兩用的,在白天,晝夜轉換兩用攝像機是彩色的,而在夜晚則是黑白的。
PTZ 半球型攝像機
配置齊全的左右/上下以及變焦(PTZ)半球型攝像機允許攝像機系統(tǒng)操作員左右或上下轉動攝像機,也允許操作員使用變焦距鏡頭改變攝像機視野,拉近目標物體的可視區(qū)域。
如要控制攝像機的PTZ功能,則需要一臺解碼器,它可以將操作員通過系統(tǒng)發(fā)送來的命令信號轉換為適當的中繼閉合,從而完成所需的功能。如果采用PTZ半球型攝像機,則可以直接將解碼器安裝到半球型內,并且這種安裝更加簡單和清潔。控制器和接收器之間有若干種命令傳輸類型,而且大多數半球型能夠使用一種以上的命令類型進行傳輸工作。
PTZ半球型攝像機具備幾個附加的特性,這是它較之傳統(tǒng)PTZ攝像機所具有的優(yōu)勢。半球型的構造形式使之可以在各個方向上比常規(guī)的左右/上下單元移動的更快,另外,半球型可以連續(xù)360度旋轉,攝像機并直接朝下對準。
半球型攝像機可以更加容易的跟蹤處于其正下方的個體或車輛,并利用稱之為自動翻轉的功能。如果主體經過攝像機的正下方,那么自動翻轉功能可以使攝像機自動翻轉,從而確保觀察的主體在屏幕中保持居中顯示,這也就意味著在攝像機重新定位時,主體不會離開攝像機的視野。
標準攝像機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安防攝像機類似于標準的攝像機。一般說來,這種類型的攝像機在購買時就只有一個攝像機機身,其它所需配套的鏡頭、安裝部件、防護罩以及云臺都需額外購買。
標準攝像機的選擇余地最大。如果設計師選中了標準攝像機,那么了解它們的技術指標將顯得尤為重要,也才能決定哪一款最適合特定的用途。使用標準攝像機的一個重要步驟是:一定要確保攝像機和鏡頭搭配的天衣無縫。高質量的攝像機因為配錯了鏡頭,勢必產生圖像低劣、平庸的結果,選擇價格昂貴的攝像機以及昂貴的鏡頭并不能保證它們珠聯(lián)璧合,所以,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兩者的特性。
標準攝像機的有些性能是單板型攝像機和子彈型攝像機所不具備的,例如高分辨率以及低照度是只有一些標準攝像機才能獲得的效果,一些專門為低照度設計的標準攝像機在很微弱的月光下也可以完全顯示圖像的細節(jié)。
可變焦距鏡頭也是標準攝像機而非單板型攝像機或子彈型攝像機所具備的性能。標準攝像機上使用的最為普遍的是手動式的變焦距鏡頭,但如今也應用到了小型攝像機中。請注意:在攝像機側的黑色接線器可以使用自動光圈鏡頭。
網絡攝像機
網絡攝像機是保安業(yè)最新型的攝像機,傳統(tǒng)的攝像機從基座輸出視頻,而這類攝像機則直接與網絡連接。它們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視頻服務器,就如同一臺網絡計算機,在網絡中儲存了它們的節(jié)點或地址(TCP/IP)。通過網絡中的任何計算機可以瀏覽網絡攝像機的視頻圖像,但這些計算機必須安裝相應的軟件。使用標準網絡瀏覽器可以瀏覽互聯(lián)網中的網站,同樣也可以用來查看多數的網絡攝像機。由于這些攝像機就是獨立的服務器,因此實際上其中有許多可以連接到網絡,經過配置后可以用來在互聯(lián)網上傳輸和瀏覽圖像,而且還有許多可以通過從瀏覽方計算機通過撥號上網直接從該臺攝像機進入。
網絡計算機仍然處于應用的初級階段,同樣有利有弊。它的一大有利條件是不再需要特殊的布線,可以將攝像機RJ-45插頭插入到局域網(LAN)或廣域網(WAN)的任何網絡配線架中,大多數安裝了計算機網絡的設施幾乎在每間房間都預留了一個或多個信息點。
這種攝像機的一大缺陷就是搭接到現(xiàn)有攝像系統(tǒng)的能力欠佳,大多數的控制設備只配備了傳統(tǒng)型攝像系統(tǒng)的接線器,設計師在考慮使用網絡攝像機之前應全面評估該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性能和局限性。
了解攝像機的技術指標
閱讀和分析攝像機的技術指標可能就象試圖解決疑難問題一樣,在選擇攝像機時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可以使用的攝像機的不同類型以及種類。
每臺攝像機都附帶有稱之為技術指標的產品性能清單,各制造商的技術指標中包含的信息類型都相當一致,然而其中信息所表述的方式卻可能大不相同。由于并無表述信息的固定格式要求,因此制造商會盡可能的極盡某款攝像機之能事來表述信息,攝像機的用戶必須對該信息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準確的比較多種攝像機的技術指標。
攝像光學傳感器
每臺攝像機都有一個攝像傳感器,它能夠攝取圖像并將光信號轉化為電子信號。攝像機鏡頭采集所要拍攝的視場的光或圖像,并將它集中發(fā)送給傳感器。
如今使用的大多數的攝像機都使用了電荷耦合器件(CCD)型攝像傳感器,有些攝像機說明書中將此稱為傳感器設備而非攝像傳感器,通常在此標題下的信息采用其中之一的方法顯示。大多數的攝像機按照傳感器的尺寸顯示攝像機傳感器,一般情況下,說明書上會標明1/3 英寸、1/4英寸或者1/2英寸,這些是用來描述攝像機傳感器自身的實際尺寸的。若干年來,這個元器件已變得越來越小巧。
另外一方面,所必須顯示的信息還應包括像素數。一臺在美國生產的典型的NTSC攝像機,其說明書中所顯示的像素數應該是512(水平)X 492(垂直)像素。這些數字代表行數和列數,即水平512行,垂直492列的小點或像素。有些攝像機的說明書將此標明為251,904像素,這聽起來好像是個很大的數字,其實它就是512乘以492所得出的像素。
掃描制式
掃描制式的技術指標會顯示行數以及是否使用隔行掃描。對于每種類型的攝像系統(tǒng)(例如NTSC和PAL),這都是其各攝像機的技術標準。在NTSC制式中,則顯示為525行并標明為隔行掃描或隔行掃描,2:1。
需要說明是,不應該將掃描線和析象線相混淆。掃描線是指用于完成圖像的水平線的數量,按照掃描頻率對像素的每個水平行進行掃描,如果掃描頻率或線數出現(xiàn)問題,那么圖像會出現(xiàn)抖動,并在屏幕中頻繁滾動,或完全無法正常顯示圖像。
隔行掃描是指合成圖像的方式。在對像素行進行掃描時,并不是嚴格的順序進行的,隔行掃描率為2:1即意味著要經過兩次掃描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圖像。這其中的每次掃描稱為一場(半幀),必須經過兩場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圖像,這也通稱為幀。理解場和幀之間的差異十分的重要,尤其是在審視控制設備的性能時更是如此。對于控制設備,制造商可以將其記錄性能規(guī)定為每秒30幀或者是每秒60場,然而這有可能會對設計師產生誤導,因為他們可能認為其記錄性能比他們實際的要高。
分辨率
圖像分辨率似乎是多數系統(tǒng)用戶和制造商所關注的一個攝像機技術指標,盡管它是攝像機的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但要記?。核皇峭浵窈惋@示設備的分辨性能相關,僅此而已,這點十分重要。
標準模擬信號攝像機使用水平線定義圖像分辨率,它是構成完整圖像的像素的線數。水平線越多,圖像也就越加清晰,例如,分辨率為330線是指圖像在水平方向上由330行構成,分辨率為450線是指同一圖像被劃分為450行,由于構成同一圖像的線數增加了120線,因此單行之間靠的更加緊密,所以畫面也就更清晰。
在為系統(tǒng)選配攝像機時,如果用于與監(jiān)視器和錄像機的分辨率相比較,那么分辨率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安裝了高分辨率的攝像機,但使用的卻是普通的監(jiān)視器和錄像機,那么這簡直是在浪費金錢。能夠確保所有這三個設備的分辨率性能都相當均衡的匹配將是上上之策。
視頻輸出
視頻輸出描述的是通過電纜從攝像機發(fā)送出的信號的類型,可能的話是描述所使用的接頭類型。一般情況下會將該技術指標規(guī)定為1伏峰到峰(1v p-p)NTSC(或PAL)、75歐姆、采用BNC接頭。此項指標,即使有的話,也很少不是顯示為模擬信號攝像機1伏峰到峰的。對于模擬信號攝像機來說,這是標準信號,可以為顯示和控制設備所接受。
該指標的下一部分為NTSC或PAL,它們是指與攝像機相配套的攝像系統(tǒng)的標準制式。對于美國的攝像制式,該項規(guī)格應顯示為NTSC,而歐洲的則顯示為PAL。如果有讀者們在購買任何攝像機之前不能確定他們國家的標準制式,那么他們首先應弄清這個問題,因為系統(tǒng)攝像機制式并不相兼容。
多數情況下,該規(guī)格的最后一部分是BNC接頭,它是bayonet N-connector的縮寫,也是指需要將電纜從攝像機連接到其它系統(tǒng)組件的電纜端的接頭。近來推出的許多攝像機配備的是RCA型接頭而不是BNC接頭,這兩種在電視、VCR以及收音機等消費類聲頻和視頻產品使用的最多的接頭屬于同種類型。
最低照度
最低照度是指攝像機生成優(yōu)質畫面所需要的光線進光量。這個技術指標通常采用勒克斯或英尺燭光照度以及鏡頭f值,例如f-1.4。這些技術指標可能會讓人混淆不清,但制造商使用起來十分方便,又可以使人印象深刻,但這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一般此項技術指標中可能會顯示為在f值為1.4時使用1.0勒克斯,如果為了好聽一點,也可以寫成f值為1.4時使用1英尺燭光。
在正常成像的情況下,通常黑白攝像機所需要的進光量比彩色攝像機的要少很多。有些黑白攝像機是通過對其組件的設計或增強紅外線照明設備的性能來專門為低照度條件所設計的。由于傳統(tǒng)彩色攝像機一般都內置紅外線過濾片,因此它們都不能使用紅外線照明設備。
為了理解該技術指標的關聯(lián)性,搞清楚勒克斯和英尺燭光之間的差異就顯得十分的重要。勒克斯也通稱為流明/每平方米,流明在技術上的定義是單位立體角內一燭光。該定義可能會有點讓人感到模糊不清,但是要解釋攝像機的技術指標并非一定要理解這個定義。
這個技術指標的第二項是鏡頭和攝像機f值的最低照度。F值其實是一個比值,描述的是鏡頭光圈的開啟閉合程度。第一個數字表示鏡頭的焦距,第二個數字表示光圈或小孔的直徑,正是由于光圈或小孔控制著通過透鏡的光線數量。F-1.4的含義是光圈的最大直徑比其焦距大4倍,F(xiàn)-2的焦距應該是2:1,因此焦距應該比光圈的直徑大2倍。換句話說,f值越大,所允許通過的光線進光量就越小。
S/N(信噪)比\
S/N 比是視頻輸出信號的signal-to-noise(信號-噪音)比率。各種攝像機之間的該項技術指標的差異很小,但還是應該對它有所了解。典型的攝像機S/N比是50dB(分貝),它的含義是視頻信號電平比攝像機發(fā)出的噪聲電平高出50dB。
對于該技術指標,應該知道不同的信噪比是如何影響畫面質量的,這是讀者所要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攝像機的信噪比越高,其拍攝出的畫面也就越清晰、明快。肉眼對40dB和50dB之間的差別可能會有所覺察,但象48dB和50dB之間的差別是最小的,因此也就不太為人們所關注。
工作溫度
工作溫度,顧名思義,或許它并不需要解釋。對于安裝在環(huán)境外罩設內的室外攝像機,其周圍溫度必須保持在規(guī)定的范圍之內,這是最要記住的事項。即使是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攝像機通常也可以配備額外的發(fā)熱器和制冷風扇。對于惡劣環(huán)境下的室內攝像機,如果其工作溫度可能會超出規(guī)定的范圍,那么可能也需要使用室外防護罩。
許多的攝像機可能規(guī)定了最小和最大的存放溫度,這是指在等待安裝沒有通電的情況下,安全存放攝像機的溫度范圍。如果將攝像機在超出規(guī)定的溫度范圍內存放了一段時間,那么在攝像機重新開機時,它將可能不能工作。
工作濕度
工作濕度也是一個不需多做解釋的技術指標,這里所提到的濕度范圍是指攝像機周圍環(huán)境的相對濕度。如果條件超出正常標準,那么惡劣的環(huán)境可能會帶來麻煩。如果濕度過低,攝像機則會很容易引起靜電觸電或積聚靜電,這些都有可能損壞攝像機機體內的組件。如果濕度過高,則會形成凝結,造成組件或電路板短路,并導致攝像機出現(xiàn)故障。100%的濕度為絕對飽和度,除非攝像機規(guī)定為防水并可以浸入水中,否則這很有可能造成攝像機出故障。用戶在決定使用哪種攝像機之前,應該弄清攝像機安裝地點的年度濕度范圍。
工作電壓
工作電壓是指給攝像機提供電能所需的輸出電壓。大多數的攝像機的工作電壓為12伏交流或直流、24伏交流或直流、110/120伏交流,在許多國家也采用220伏交流電。 如果選擇12伏或24伏攝像機,則可能需要電源,而費用是額外的。無論選用哪種類型的電壓,提前規(guī)劃好用電計劃并對攝像機之間的兼容性進行檢驗,這才是重要的。并不是由于攝像機系統(tǒng)中的攝像機的多種電壓原因,造成不能協(xié)同工作,而是由于電源的連接以及維護工作造成的。通常,如果在選擇攝像機的電壓時能夠保持一致,那么將會有利于提高效率。
確定電源要求
許多攝像機有不止一種的電源電壓可供選擇,到底采用哪種電壓更適合于特殊的運用,通常并不將此列為主要因素,不過這種看法可能是個錯誤。在選擇電壓時有幾個需要考慮的變數,即電源電纜、電纜類型以及電源的距離,這些都是在考慮電源要求時所必須考慮到的。
大多數的攝像機的工作電壓為12伏直流、24伏直流或交流、120伏交流或220伏交流。DC電壓是直流電,這種類型的電源采用變壓器供電。AC電壓是交流電,這種類型的電源通過建立電源電路進行供電。
攝像機的其它性能
許多攝像機的說明書和產品手冊還列出了一些其它功能,這些功能有助于突出某種攝像機的優(yōu)勢。盡管普通、低價攝像機可能功能很少,但有一些攝像機的功能較多,在某些應用中可以派上用場。
自動增益控制(AGC)這項功能可以使應用攝像機以及選擇鏡頭更加靈活。如果攝像機具備AGC功能,則可以使用手動光圈鏡頭,與此鏡頭相對的是自動光圈鏡頭。基本上AGC可以同樣象自動光圈鏡頭那樣,根據適當的照度調整攝像機視場,但這些都是在攝像機內通過電子方式完成的。它可以在低照度的條件下增加視頻信號強度,從而使圖像更加明亮。其它的功能還包括ALC(自動光補償)以及ELC(電子光補償)。
另一方面,ALC的作用更有點象背景光補償。它基本上也是通過將整個畫面調整到一定的亮度,從而便于較暗部分為肉眼所接受,而肉眼之所以只會感覺到增強了暗顏色部分的亮度,是因為亮點總是處于最亮的區(qū)域。背景區(qū)域比前景目標明亮的視場看起來能更好的獲得光補償,也便于用戶將物體和人加以區(qū)分。通常ALC是直接通過調節(jié)自動光圈鏡頭而非攝像機完成其功能的。
背光補償
背光補償功能十分有用,并且可能在一些攝像地點是必不可少的。該功能基本上是通過調節(jié)畫面,補償因明亮區(qū)域顯得較暗區(qū)域的亮度。一個可以派上用場的范例是:使用攝像機拍攝設施的門口。在白天,外面比里面明亮,任何從該前門經過的人都會在屏幕上留下一個暗體態(tài)。此人后部的光線比前部的光線要亮,看起來象是處于黑色陰影中,如果沒有背光補償功能,攝像機或鏡頭將會調節(jié)因開門所產生的亮區(qū)視場。如果使用背光補差功能,此人前部的暗區(qū)會增強,并且可以辨別出此人后部的亮區(qū)以及此人。
數字信號處理
DSP (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將背光補償概念推到了一個更先進的水平。DSP 實際是通過使用數字技術來改善畫面質量,使攝像機可以為畫面中較小的區(qū)域進行背光補償。鑒于背光補償是根據整個視場來調節(jié)視場,因此DSP只能改善視場所需要的那些區(qū)域。具備DSP功能攝像機的視頻輸出仍然屬于模擬信號,但經過數字技術處理的畫面,其圖像質量更佳。無需用戶費心也不需編程,所有這些調整就可以在攝像機內部完成。盡管配備這些功能會增加攝像機成本,但它們也確實物有所值,與購置不太昂貴的攝像機相比,它們會更令用戶滿意。
結束語
到目前為止,讀者應該明白了,選配攝像機并不象按照價廉物美原則挑選那么簡單吧。事實上對于整個設施中每一處需要安裝攝像機的地點,單單一款類型的攝像機往往不可能一勞永逸。為獲得最佳系統(tǒng)配置,有必要選取幾種類型的使用于不同環(huán)境下的攝像機,并就攝像機款式、固定攝像機的使用以及具備PTZ功能攝像機的使用這三個方面進行比較,最終做出抉擇。通常在這過程中還要就所允許的預算、質量以及數量予以權衡。或者有時為了到達最佳均衡,不得不在預算上打打折扣。
同樣這些原則也適用于選配控制和顯示設備,所有這些設備的價格范圍很大。通常價格上的差別源自于所提供的性能、設備的可靠性,有時可能是由制造商自身所決定的。如何權衡這些信息,決定每一應用的首要條件并相應的做出抉擇,這對讀者來說,不能不說是一項挑戰(zhàn)。
(本文節(jié)錄自“CCTV for Security Professionals”一書,此書即將由本公司出版發(fā)行,敬請注意本刊后續(xù)公布的出版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