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人工智能在所有行業(yè)應用中都掀起了“淘金熱”,所有應用都試圖通過掛勾AI獲得更多關注。“AI提供了令人興奮的可能性,但不幸的是,大多數供貨商都專注于簡單地構建和營銷基于AI的產品目標,卻忽略了識別真正的用戶需求、AI的潛在用途以及能對用戶提供的核心業(yè)務價值,”Gartner研究副總裁Jim Hare說。
人工智能意指能根據收集的數據、使用情況的分析和其他觀察結果在不經過明確編程條件下而改變行為的系統(tǒng)。雖然人們普遍認為人工智能將取代人類,但現(xiàn)實是,今天的AI和機器學習技術可以大幅增強人類的能力。經過訓練,機器實際上可以做一些比人類更好更快的東西;結合機器與人類,能發(fā)揮的作用遠比純人工或純機械要大得多。
為了良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供者需要了解如何應用三個關鍵問題:
1. 缺乏差異化造成的混亂和延遲購買決策
無論是新創(chuàng)公司或是成熟的供貨商所提供的人工智能產品都缺乏差異化,這讓許多買家感到困惑。超過一千家擁有應用程序和平臺的供貨商將自己定義為人工智能供貨商,或是說他們正在其產品中使用AI。
然而,許多技術供貨商為其產品貼上“AI卷標”的炒作行為,將不利于未來的技術投資。Hare指出,為了與用戶組織建立信任,供貨商應著重利用AI實現(xiàn)量化結果,構建一系列的案例研究,同時要在銷售和營銷材料中更謹慎地使用“AI”一詞。
2. 經驗證的,較不復雜的機器學習可以滿足許多終端用戶的需求
隨著AI的火爆發(fā)展,深度學習也受到了追捧,但過多的營銷術語和炒作卻模糊了能將新技術更直接、成熟應用的價值。供貨商應該采取最簡單的方法,利用尖端的AI技術來完成工作。
3. 多數企業(yè)或組織缺乏評估、構建和部署AI解決方案的能力
在Gartner的2017年AI發(fā)展戰(zhàn)略調查中,一半以上的受訪者表示,缺乏必要的員工技能仍是在組織中采用AI的最大挑戰(zhàn)。
調查發(fā)現(xiàn),組織正在尋求能夠改善決策和過程自動化的AI解決方案。如果他們有選擇,大多數組織更愿意購買嵌入式或打包的AI解決方案,而不是嘗試構建定制解決方案。
“軟件供貨商必須為業(yè)務問題提供解決方案,而不僅關注尖端技術。”Hare說。因此,AI解決方案如何解決缺乏技能和專業(yè)人員,以及如何實現(xiàn)價值等問題,會比在內部構建自定義AI解決方案更有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