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現(xiàn)良好的圖像質量,除了前端鏡頭、傳感器部分對光線的處理,影像處理部分也是高清網(wǎng)絡攝像機中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
傳統(tǒng)ISP
傳統(tǒng)的ISP是通過專門的ASIC或者DSP加以實現(xiàn),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后端的編碼芯片已經(jīng)越來越多的將ISP的功能加以集成。
通常情況下,傳感器部分設置有內(nèi)嵌的圖像處理芯片處理一些較簡單的功能,而較復雜的自動曝光、自動白平衡以及自動對焦等功能則必須通過后端ISP處理,以獲得良好的影像效果。
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被編碼芯片集成
以TI的DM36×平臺為例,其中視頻處理子系統(tǒng)(VPSS)中包含了CCD或CMOS傳感器的控制器,直接接收原始視頻信號,然后由集成的ISP進行預處理,其中有H3A處理(即自動曝光AE、自動白平衡AWB、自動聚焦AF)、鏡頭畸形校正模式(LDC)處理、硬件人臉檢測引擎、影像協(xié)處理器(IMCOP)、影像處理加速器(IPIPE),以及增強型屏幕疊加顯示(OSD)等等。
通過集成ISP,不但可大幅降低系統(tǒng)成本,更能大大增強視頻的穩(wěn)定性,優(yōu)化影像在光學方面的性能。這對于提升高清網(wǎng)絡攝像機的成像品質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